> > >
    “快去再倒些茶来……”弘治皇帝指了指御案的盘螭杯。
    萧敬躬身领命,双手捧着那杯子而去。
    自从朱厚照离京后,弘治皇帝每每提及他,只让萧敬留在身边,而将其他宦官遣得远远的。
    为此萧敬就要多做些斟茶倒水之工,不过萧敬倒是乐意之极。
    在萧敬离开之时,弘治皇帝又瞄了瞄手中的题本,这才合上摆至御案一侧。
    未几,弘治皇帝伸起双手,以大拇指的指肚揉了揉额头的太阳穴处。
    随即,他更喃喃自语:“秦卿家前往西北不足一月,已令边兵有所变化。虽然此役伤亡惨重,但士卒振奋,不像以往那般怯战退守。朕的边军,也并非一无是处啊。”
    事实上也确是如此,大明边军又怎可能一无是处?
    两军交战,主将的才能方是双方胜负的关键所在。
    若主将平日治军严明、操练得当、赏罚有度,自然能激励士气,打造出一支攻守兼备的军队。
    待作战之时,如战略运用得当,因应战场之瞬息万变,攻守果断,自能令士卒齐心,奋勇杀敌。
    反之,如主将无能,治军不严,必定上行下效,毫无斗志的士卒,又如何能同心击敌?如此,怠战、怯战必是常态,甚至溃败也屡见不鲜。
    正所谓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。
    或许用后世常见的一句俗语来形容会更加合适一些,“兵熊,熊一个;将熊,熊一窝”。
    过得一会,萧敬已经去而复返。
    接过萧敬递过来的盘螭杯,弘治皇帝抿了一小口茶水,又道:“此番得闻秦卿家不是报捷的捷音,朕才略为心安一些。”
    萧敬马上躬身道:“万岁爷,老奴以为,秦大人定不会负万岁爷之托。”
    弘治皇帝听得勉强一笑:“若真能如此,边民方得安宁。”
    稍顷,他将手中杯子往御案一放:“萧敬,东宫所荐的另外数位卿家,如今可到了地方?已开始履职否?”
    弘治皇帝所指的另外数名卿家,是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职巡抚陕西督理马政的杨一清,以及挂衔监察御史之职的翰林修撰伦文叙和吏部考功司主事杨子器。
    对于这三位得东宫朱厚照所举荐的臣子,萧敬当然也是知道的。
    “万岁爷,按三位大人的离京时日推算,他们如今应该才刚到地方,恐怕还没马上履职。”萧敬也只能先这样说,他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。
    弘治皇帝轻吁了一口气:“他们三人均往西北,得闻此番西北边事之惨状,不知会否惊恐。”
    萧敬略一思索,便应道:“老奴以为,杨一清大人是经年老臣,有数年陕西督学的过往,对陕西边事亦有所了解,断不至惊恐。
    而杨一器大人,当年进士及第时,授了监察御史之职,数年前于常熟县任知县,兴修水利,筑建堤防,多有德政。后升任吏部考功司主事,常对边事有建言。如今,只不过重操旧职,想来也不会惊慌。”
    弘治皇帝听得频频点头,似乎是认同萧敬之意。
    “要说有影响,或许就只有伦大人了。他自于殿试摘得状元,被授为翰林修撰,至今还不足三年,更无外放经历。”
    对于杨一清、伦文叙和杨子器的经历过往,萧敬可谓信手拈来。
    不过,也由不得他不信手拈来。
    这三人经常被弘治皇帝提起,一提起就问及三人的状况,他萧敬又怎能不加以重视?
    因这些人均为东宫朱厚照所举荐,弘治皇帝才特意交待萧敬要多留意一番。
    弘治皇帝所说的“留意”,其实只不过是他想多了解这三人的状况而已。
    但萧敬听到之后,又那里敢轻视,随即安排东缉事厂暗中查探起杨一清、伦文叙和杨子器的行踪,并且专门作好记录定时上呈,以应对弘治皇帝的时不时问起。
    杨一清、伦文叙和杨子器自然不知自己竟已被东缉事厂“留意”起来。
    这种“优待”,以往只会发生在那些将要倒大霉或被有意打压的臣子身上,想不到如今竟发生在他们这几位新任职官的头上,也算是开了东缉事厂的先例。
    ---
    午时过了二刻,自武英殿移驾回乾清宫的弘治皇帝,刚走下御辇,正准备跨进乾清宫大殿的门槛,一道小身影已经从殿里面跑了过来。
    与之同时而至的,是一道甚为喜悦的清脆之音:“父皇,你可回来了,荣儿等得都快睡着啦。”
    弘治皇帝本有些错愕的脸,听得这声音,已满是笑意,出现在他面前的是朱秀荣,他的女儿。
    他心中一暖,边往殿里走,边问道:“荣儿,如今已是午时,为何不在坤宁宫好好陪你母后用午膳,反而跑来乾清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