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> >
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!


柳铭淇微微点头。


这么说起来,这位萧大家还挺孤傲的嘛!


不过人家也有骄傲的本钱。


这就跟另一个时代的那些德高望重的演员们一样,你钱多都算不得什么,必须要有能打动他们的剧本,这才会让他们同意出演。


如若没有好的剧本,他们宁愿歇着,也不会为了钱来践踏自己的演技。


像是这样的演员,柳铭淇就很喜欢。


所以他同样就对这个萧大家有了好感。


一个人知道坚持一些底线,那么这个人就很有意思,值得交往一番。


裕王妃此时也接话道:“萧大家算一个,秋仙不也是一样的么?这两年她唱戏的场数急剧减少,一个月才能听到两三场。我看啊,如果没有好的本子出来,恐怕她要不了多久也要退了。”


“谁说不是呢?”


身为资深票友的裕王爷忍不住就唉声叹气,“可那群人也真是蠢货,老是靠着几十年、几百年以前的剧目混日子,哪里有什么新的创意?别说是九仙们演得烦了,就是我看也看得有些腻了!”


九仙这个词柳铭淇倒是听过,传说中戏曲行当的九位超一流人物,五男四女,一起就被称为戏曲九仙,在戏曲行当乃至民间,都拥有很崇高的地位。


大康朝的治理比较宽松,也鼓励大家有更好的休闲生活,所以戏曲这个行当非常的发达,据说京里就有不下一百个戏班子,大部分都是人满为患,每天都爆满。


另外在富裕的江南地区也是如此,大大小小上千个戏班子,出了不少的人才。


九仙之中的好几个,其实都是在江南的,并不全在京城。


这些人如果来到了京城唱戏,每一场都能爆满,连开几个月都不用担心客源。


反过来说,帝京府的这群九仙大佬们去到江南,同样能有这样的待遇,甚至于还能被那些超级土豪们以包场的形式,直接请到自己的家里,为家里人唱三天戏。


柳铭淇感慨的顺着老爹的话道:“不能推陈出新,这些戏曲的吸引力就会下降,从而流失大量的观众。观众少了,又会导致入行的人减少,没有了强大的基础,出彩的戏子也会减少,这样就更不能吸引人来看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之后,这个行当也就完了。”


他没有经历过戏曲的衰败,但是经历过相声的衰败,实际上道理是一样的,甚至包括了他最喜欢的港片,同样如此。


裕王听着儿子的推测,脸上神情更加的愁苦,显然是在担心,自己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。


裕王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,包括在商业上也是如此。


哪个亲王像他一样,自己一点儿都不做生意,都是媳妇儿看不过去了,才开了五家酒楼,做点买卖的?


普通的一个小城的大商人,都不止这点买卖了。


人家礼王粮食买卖从江南做到了京畿地区,睿王的高利贷同样做遍了整个京畿,肃王的玉石买卖也大得很,怡王甚至和西北的蛮子在做牛羊马的买卖,哪个都比裕王这个老幺强。


裕王自己倒不在意。


他平日里最喜欢的的便是听戏,还是京城里有名的票友,很是维护了一群戏班的权益,深得各位班主和名角儿们的尊敬。


裕王妃把他的神情看在眼里,也有些心疼。


相公喜欢听戏,这个爱好比起许多皇亲贵族的怪癖来说,简直是淳朴得不能再淳朴了。


况且他对那些美人名角,虽然很喜欢,但从来没有和她们发生什么,哪怕是有送上门的,他也没有要。


单凭着这一点,裕王妃就很支持相公的爱好。


眼见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,裕王妃不经意就看到了悠闲自得的儿子,瞬间脑子里灵光一闪,“淇儿,老天爷给你开启了聪慧,那你能不能写一个好的戏曲话本呢?”


大康朝的话本故事很多,有善于写故事的人,就拿到书铺去卖,少则几十两银子,多则上千两银子。


遇到很出名的,一个话本富裕一家人,都不是什么开玩笑。


无数的小姐和夫人们,就靠着每年几十个不同的话本来消遣平日生活了。


当然话本更多的表现形式,还是在于说书先生们。


他们拿到了话本后,便会自己揣摩一阵子,从而用说书的方式演绎出来,获得听众们的喜爱。


说书先生这个行当,在大康朝比戏曲更加的繁荣,起码十来万人在从事着这个行当,戏曲去不了的一些小乡镇,都有说书先生的存在。


可是有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