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> >

        给于金凤姥姥写信的算是于金凤的表姨,于金凤姥姥的外甥女,她娘,也就是于金凤姥姥的姐姐嫁了个姓铁的剃头匠,她自然也姓铁,叫铁桂花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都没见过那个嫁到农村的姨娘,不过总听自己娘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家里吃饺子了,她娘就说:“也不知道你四姨娘有没有饺子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家里吃元宵了,她娘就说:“也不知道你四姨娘有没有元宵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家里吃月饼了,她娘更要流下两滴泪说:“也不知道你四姨娘能不能吃上月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早先铁桂花以为她娘会这样,是因为同四姨娘感情最好,她娘行三,和她四姨娘连着,那可不是最能玩到一起的?

        后来她才知道不是这样的,她娘之所以对这事念念不忘,不是她同于金凤的姥姥感情更好,而是觉得自己把小妹妹给坑到了农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事铁桂花的娘也不是故意的,就是听了一句闲话,大概就是有个富贵人家出殡,有人感叹说那一家人埋的地方好,要不也不能富贵了这几代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人去世,就是埋自家地里,农村的不用说,自己家就有地,或者说不是自己的地呢,就是村里指定的要埋人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市里的,要是没有农村的亲戚,那就要买上一块地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还没有钱呢,什么山头啊野外啊也能埋,普通人没那么多讲究,大多是别人埋哪儿就埋哪儿。

        用一句俗话来说,活人还顾不上呢,更不要说死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铁桂花的娘听到了那好墓穴的话,就记着了,有一次她娘再说自己命不好,就把这话翻上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就是一句闲话,带了点显摆的意思,要说就想坑谁,那是没有的,不过就让她娘记着了,再之后,就真动了这方面的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于金凤的姥姥刚嫁过去的时候,还同娘家有往来,说过自己的情况,铁桂花的娘就更内疚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份内疚里,还有一些别的缘故。

        于金凤的姥姥嫁到农村没几年,八国联军就攻破了北京,慈禧一路西行,还路过过开封,她给开封的糖醋鲤鱼留下了“膳后忘返”四字点评,身边的大太监还有个墨宝,却也把很多人吓的跟着往西跑——皇帝都要逃命了,更不要说他们了!

        那时候铁桂花的娘已经嫁给了铁剃头,铁剃头不跑,他们自然也不跑,而铁桂花的舅舅要跑,那铁桂花的姥姥自然也就跟着跑了,一家子跑的四分五裂,至亲就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的娘每逢佳节倍思亲,想自己的娘想自己的兄弟,不过最想的还是四妹妹,想着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出,那她娘必定不会把小妹妹嫁到农村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这小妹妹嫁也是白嫁,嫁了也没有弄来什么好风水,这么想着,更是难忘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从小听她娘说这些,对这没见面的四姨就很有感情,只是有感情是一会儿事,兵荒马乱也是现实。

        铁剃头有手艺在身,挣嚼用行,要去找人就不行了,也不愿意——就这世道了,外面天天都在死人呢,嫁到农村又算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会想到寻人,是因为自己的丈夫突然出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嫁的人姓马,因为行二,又被叫做马二,是铁桂花爹的徒弟。

        铁桂花的爹给人剃了一辈子头,到老了还在街边剃头,马二给人剃头,却剃出了点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马二的事很有点传奇色彩,放到说书先生那里直接就是一个话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概就是某年某月某日,开封某个银号有个姓杨的东家坐黄包车丢了一个包,包不重要,包里的一张两千银元的即时兑的汇票却非同小可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东家自然立刻就去找那拉黄包车,倒也找到了,可那拉黄包车的却没看到那包,因为拉过那个东家后,他立刻就又拉了别人,这一天下来一二十个也有,哪知道那包到底在哪儿?

        杨东家也是有点本事的,对那拉黄包车的进行了一番调查,证明他的确没拿,可那包却是真找不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东家万般无奈只有悬赏,说自己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丢了个什么样的包,里面有什么东西,如果有能送还的,必有重谢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第二天,这包就被送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是的,送这包的,正是马二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倒不是冲着这悬赏来的,而是早先不知道这包是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包怎么来的,他也说不清楚,大概是某个顾客落到他那里,他一开始也没太在意,别人丢了包,总会来找,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,三四天过去,竟然始终没人!

        他就拉开包看了看,这一看就吓了一跳,汇票他不认识,银票却是知道的。这些年,当局乱糟糟,各路钱币也是乱糟糟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央发的,各省印的,洋鬼子弄来的,上面的字不一样,样式却相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马二不认识几个字,但看得多了,就有印象,一见这个,就知道这是了不得的东西,可要还给谁还到哪里却不知道,还不敢随便同人说,一直到见了悬赏,这才知道主人是谁,立刻就还了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杨东家那个悬赏,其实就是无奈之举,自己都没想真有人能还回来,这汇票在开封不好出手,拿到外省却很容易,他的悬赏再多,也多不出这两千银元啊!